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泽宇  罗旭  李波  朱欢叶 《骨科》2020,11(2):173-177
颈椎后凸畸形是一类由于各种病因最终导致颈椎生理结构异常的疾病,不仅使病人外观异常,严重时可对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等产生压迫,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关于颈椎后凸畸形的研究较多,但目前仍无统一的诊疗标准,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争议,其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可明显影响病人预后。本文就颈椎后凸畸形的定义、分类、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快速成形3D导板辅助下和徒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差异,评价两种置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8具甲醛浸泡后的成人下颈椎尸体标本,男4具,女4具;年龄32~65(40.3±5.6)岁,行X线片检查排除骨质破坏和畸形后,随机选取其中4具(3D导板组)行CT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模,设计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理想进钉点和钉道,获得钉道的个性化导板后以STL数据导出,通过快速成形和3D打印技术打印个体化导板,依次在3D导板辅助下在之前选取的4具下颈椎尸体标本上一对一的个性化置入ATPS螺钉,另外4具(徒手组)下颈椎尸体标本采用徒手技术置入ATPS螺钉。术后对所有标本行CT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采用Tomasino法分别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图像上评价螺钉的安全性,以明确是否有椎弓根下缘、内缘皮质穿破。根据CT评级结果Ⅰ级和Ⅱ级是安全,Ⅲ-Ⅴ级为危险,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ATPS螺钉的准确性评级情况。结果:8具尸体分别在C3-C7节段,每节置入2枚螺钉。共计置入螺钉80枚,3D导板组40枚,徒手组40枚。根据Tomasino螺钉评级法进行螺钉的安全性评级,3D导板组Ⅰ级21枚,Ⅱ级14枚,Ⅲ级3枚,Ⅳ级1枚,Ⅴ级2枚;徒手组Ⅰ级14枚,Ⅱ级8枚,Ⅲ级8枚,Ⅳ级6枚,Ⅴ级2枚;螺钉的安全率3D导板组为87.5%,徒手组为55.0%(χ^2=8.7,P=0.003)。结论:3D打印快速成形导板辅助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可明显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2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实行腰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复位等常规操作的同时,进行后外侧腰椎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结果症状完全消失186例,部分缓解30例,无明显改善4例,治疗满意率98.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无再手术及症状加重病例,判定融合215例,融合成功率97.7%。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中,应用后外侧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以"小切口+保护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手术治疗外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跟骨骨折手术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37例(41足)跟骨外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骨折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X线或CT)确诊后,进行小切口掀开外侧骨瓣手术,可吸收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术;骨质疏松、粉碎、关节面塌陷严重等予以一期植骨,术中影像学检查骨折达到或者近似解剖复位。术后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和吸烟史、是否伴有其他复合伤、损伤因素、Sander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复查患者影像学愈合情况、有无感染、骨不愈、内置物失效,患足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的评分系统。 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SandersⅡ、Ⅲ、Ⅳ型术前、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均较术前高;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坏死等,AOFAS评分平均84.8分,总的优良率为87.8%(36/41)。 结论 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壁骨瓣+可吸收钉治疗外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跟骨骨折,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降低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的保护跟骨外侧组织结构;同样,可应用于不适合应用跟骨外侧广泛切口内固定的患者,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 例.结果 术后33 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 例,良12 例,可5 例,优良率为85%.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下颈椎(C3-C7)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的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ystem,ACTPS)的固定模型,为下颈椎前路重建提供一种内固定手术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方法:采集1名30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颈段(C1-T1)的CT数据,应用Mimics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远端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肱骨远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肘内翻畸形患儿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11(7.8±1.7)岁。术前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侧肘关节模型,在模型上进行预手术,术中利用3D模型指导进行肱骨远端截骨矫形术。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肘关节提携角、肘关节屈曲伸直角度变化情况,采用Flynn分级评价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9.6±1.7)个月。1例患儿出现伤口感染,予换药后完全愈合。所有患儿无骨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肢提携角由术前的(-20.8±2.4)°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7.2±2.3)°;肘关节伸直角度由术前的(-5.6±3.9)°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2.6±2.1)°,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曲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侧肘关节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lynn分级评价标准,优13例,良4例。结论:采用3D打印联合肱骨远端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利用该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完成畸形矫正,恢复肘关节生理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加植骨"与"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76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为单侧骨折),行"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或+植骨"的40例患者设为A组,行"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36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评分、MFS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8个月)。与B组相比较,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2年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OFAS评分和M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相对"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王庆  罗建宁  李欣玻 《中国骨伤》2014,27(12):1040-1042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作为临时阻挡螺钉结合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AO 43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克氏针)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54岁,平均37.4岁.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及X线片表现,并于术后12周时采用美国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对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6~40周,平均20.1周.术后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生严重肿胀、感染及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术后第4、8周复查X线片未发现骨折不稳定、移位现象.术后12周时AOFAS评分95.2±4.6,优7例,良2例.结论:克氏针作为临时阻挡螺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对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畸形矫正及固定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